Online declaration & Declarations
Working group & Expert column
企業依據GB/T 23331和GB/T 24001建立了完善的能源管理體系和環境管理體系,并通過了北京國建聯信認證中心有限公司能源管理體系和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公司有山西省環境保護廳及大同市生態環境局出具的《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批復》、《項目竣工環保驗收意見》、《清潔生產審核評估意見》、《產品生產許可證》、《采礦許可證》、《排污許可證》、《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企業評審結論》、《安全生產標準化二級企業》,確認企業環評手續齊全。近三年無重大安全和環境污染事故。見附件1.
企業擁有金隅冀東陽光采購平臺及部分供應商合同,企業有100多家相關供應商,分為大宗原燃材料、備品備件、輔助材料三類。上下游供應商及客戶主要擁有大同煤礦集團、中鐵集團等國內外知名企業,這些供應商及客戶均在相應領域有著重要行業影響。其中由冀東水泥助力地方政府新建的大張高鐵項目,水泥供給量占比68%,為保障足質足量的產品,前后召開20余次產銷對接會,對供應商有很強的影響力。并與上下游供應商保持著密切的聯系、良好的合作關系以及較頻繁的溝通交流。
企業擁有供應商管理制度文件,企業針對供應商認證、選擇、審核、績效管理和退出機制等環節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文件,并制定了一定的細化實施辦法,具有比較完善的供應商管理體系。企業制定了《供應商管理辦法》、《物資采購管理辦法》、《合同管理辦法》、《采購控制與供方評價程序》等企業標準,《供應商管理辦法》對供應商選擇、供應商審核、供應商績效評價、供應商不合格淘汰機制做了具體的規定和要求。見附件2.
公司有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企業目前已建立《月度資金及資費預算管理辦法》、《應收票據管理辦法》、《盤點管理制度》、《發票管理辦法》、《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等財務制度。金隅冀東水泥的國內市場占有率、產能排名、產量名列前茅,穩居全國第三、世界第五水平,其產能產量在華北地區名列第一。冀東水泥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
企業內部下發的《綠色供應鏈管理發展規劃》中,企業明確將“將綠色供應鏈的管理理念”納入公司中長期發展規劃,將理念貫穿產品的設計開發、生產制造、使用維護及回收利用等環節,實現提升產品品質、降低生產成本、減少資源浪費、降低產品對環境的影響。企業制定了相應的綠色供應鏈管理目標。見附件2.
企業要求供應商提供環境管理、質量管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能源管理等體系認證證書,同時根據產品的類別提交產品認證證書及安全技術等方面的信息。企業會將供應商認證體系的完備情況納入到新供應商評定和合格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之中,作為考察供應商綠色產品和綠色生產的因素。見附件2.
企業目前建有運營陽光采購平臺,該平臺能對供應商信息進行收集匯總,包括供應商基本信息準入審核、基本信息變更審核、業務信息變更審核、業務范圍展示等,該平臺具備評價管理、黑名單管理、供應商庫、招標管理、詢價及議標管理、招標采購、詢價采購、合格供應商的線上文件評審、績效考核等功能,基本具備實現綠色采購信息采集與供應商管理需求。見附件2。
企業每年通過核查機構核查后出具《年度溫室氣體排放核查通告》,對企業年度溫室氣體排放情況、能源、水、電、氣資源使用情況、萬元產值能耗下降情況對外公布。見附表2.
公司始終堅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理念,將可持續無止盡的生命延續。
大同冀東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在綠色工廠創建過程中引入綠色生態理念,包括:堅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理念,降低產品能耗及污染物排放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不可再生資源使用量。大同冀東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在綠色工廠創建過程中引入綠色生態理念,包括:堅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理念,降低產品能耗及污染物排放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不可再生資源使用量。生產出的產品符合國家標準要求。落實產品全生命周期理念,堅持“綠色、低碳、循環”,降低產品全生命周期資源環境影響。提升綠色低碳發展意識,培育和發展產品生態設計能力,優化產品結構和生態品質,打造水泥行業綠色轉型典范,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全面推行綠色制造是大同冀東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參與國內同行競爭、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公司始終秉承轉型升級、創新發展、開放融合、共享成果的發展理念,致力于安全生產、環保轉型、循環經濟、創新研發、資源綜合利用等工作,為助力行業技術升級,促進區域水泥結構調整,服務古都大同的生態環境建設,具體戰略與舉措如下:
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以廢棄物替代資源、能源,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著力研究尾礦、粉煤灰、煤肝石、礦渣、電石渣等大宗工業固廢的綜合利用,在保證產品質量和生態安全的前提下,充分開發水泥窯協同處置污泥及危廢項目,并成立循環車間。
二、強化基礎管理及技術創新。
深入挖潛,持續開展節能減排技術改造,開展清潔生產,加快新技術、新裝備的研究及應用,如高效能燒成系統技術、高效脫硫技術、特種催化還原法復合脫硝技術、新型進口篦冷機等。
三、為推進公司熟料、水泥生產系統整體優勢,提高自動化管控程度,實現生產系統實時監控與管理,充分發揮智能管控優勢,打造智能化、信息化環境下生產企業新型能力。
通過引入信息化技術dcs系統、能源管理系統、SAP系統、智能發運系統、工業互聯網系統、自動配料系統等精細化管理手段。
實現水泥生產過程耗能、產量、生產工藝的數據采集、傳輸、監視、統計、對比、分析、控制。
四、公司通過高溫氣體分析儀、常溫氣體分析儀對生產系統的在線監測,優化工藝系統,減少煤粉的不完全燃燒引起有害物質的排放;通過熔片機、在線分析儀等先進儀器的應用,提高產品的全壽命周期,從而有效確保后續工段熟料燒成的熱耗和質量。
五、公司大力推行環境管理體系建設,環保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在公司領導的支持下,充分識別和評價環境因素,使環境方針、目標與生產經營戰略相一致,加強污染防治,使三廢排放低于國家標準。
以“環境經營”為根本出發點,持續進行環境風險評估,消除環境風險,開展節能降耗,注重生態環境建設,不斷推行和實施清潔生產工藝技術,減少原材料和有害物質的使用,對廢棄物的回收利用和再資源化,取得了明顯的環境績效,實現公司環境風險事故零的目標。
一、為響應國家《非金屬礦行業綠色礦山建設要求》,全面促進資源高效和綜合利用、深入加強技術創新和節能減排、切實落實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建設現代數字化礦山、樹立良好礦山企業形象。
公司完成所有露天開采最終邊坡及上山的綠化工程、引水上山工程、土地復墾綜合治理、上山公路路面硬化等工程。
全面實現“山川秀美、人文和諧、環境清潔、生產高效、全面發展、奉獻社會”的企業戰略愿景,綠色礦山已列入國家級綠色礦山名錄。
二、加強資金投入,采用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裝備對影響綠色產品研發、生產和提升的技術環節進行改造,提高裝備和工藝技術水平,從源頭上減少資源消耗,減少廢物產生,實現多種資源綜合利用,截止2020底資源綜合利用累計退稅1336.24萬元。
三、公司能耗水平已達到《水泥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GB16780-2012先進值要求和《水泥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一級指標,屬于國際清潔生產先進水平,為公司綠色、低碳發展戰略提供了技術支持與保障。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