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ine declaration & Declarations
Working group & Expert column
已完成,見附件。
已完成,見附件。
已完成,見附件。
已完成,見附件。
已完成,見附件。
已完成,見附件。
已完成,見附件。
三一重能的不懈探索正在實現風能對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價值暢想。
從追求極致的突破創新精神,到精益求精的實干精神,從客戶為先的經營理念到對國家、民族、社會的責任感,三一重能每前進一步,都詮釋著三一“融入自然,與之共生”的理念。 三一重能作為三一集團旗下核心主機公司,重點發展風電機組研發、制造、銷售及風電場開發運營、轉讓,致力于成為全球風電整體解決方案專家。
園區內應用風光互補發電,一臺1.5MW風力發電機組+3.8MW光伏發電項目,補充滿足生產辦公用電。
設備設施節能管理,照明應用最新節能技術燈具,制造設備參數納入三現互聯管理,提升應用效率;水、電、氣進行數字化精準計量網略線上管理。
三一重能先后獲政府頒發“節水型單位”、“節能先進單位”稱號。
2019年9月獲得工信部頒發“國家綠色示范工廠”榮譽。
全國首家生態風電場
三一寧鄉神仙嶺風電場位于花明樓鎮北部的神仙嶺,是長沙地區首座風力發電場。
該風場總占地面積18.5平方公里,海拔在280米-380米之間,年平均風速5.6m/s,為典型的內陸低風速風場。
該項目總投資超過4億元,共布置24臺單機容量2MW的風力發電機組和1臺1.5MW的風力發電機組,設計裝機容量49.5MW,預計年上網電量為1.5億度電,可以滿足超過10萬個三口之家1年的用電需求。
風電場在源源不斷為長沙提供清潔電力的同時,也為地方政府每年提供約1200萬元稅收和幾十個就業崗位。
在2018年,三一重能在全國的多個風場發電量屢創新高。
在資源條件并不十分優質的情況下,2018年2月,三一寧鄉神仙嶺風場等效小時數達280.76小時,在湖南省40 家風電場排名中位居第一;3月,寧鄉觀音閣風電場可利用小時數位居全省第三;9月,全年累計發電量突破1億度。
據測算,對比同規模燃煤電廠,三一寧鄉觀音閣風電場每年可節約標煤超過3.9萬噸,減排二氧化碳7.94萬噸,灰渣1396.5噸。
效益要與生態兼顧,發展需與自然協同。
在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的同時,為了確保風電場原始生態系統恢復和生態調節系統有效,三一重能早已對風電場施工區域的生態系統保護和恢復制定了嚴格的標準和規劃,針對不同項目區域制定個性化的環保和水保方案,將企業環保責任置于公司對利潤考核的要求之上。
特別是自2016年謀求戰略轉型后,三一重能便千方百計從“求量”向“求質”轉變,確保達成“每中標一個項目必定會建成一個標桿風場”。
在風場施工過程中,將環境治理及水土保護作為質量紅線嚴格要求,對施工受損地表進行回填和軟硬覆蓋,實現了硬化、綠化和美化,將建設施工帶來的植被破壞等不利影響降至最低。
施工結束后對機位和道路兩側區域進行了土層恢復和綠化,專門設計排水措施,減少水土流失,在路基邊坡、排水溝旁、裸露山坡采取種植草皮、播撒草種及種樹的措施,進行人工植被恢復。
整個風電場項目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79.24公頃,撒播草籽30.03公頃,鋪植草皮0.2公頃;采用鍍鋅鋼絲網掛網及不掛網客土噴播技術,客土噴播植草3.6公頃,植被恢復率達到99%。
三一完成漿砌石擋土墻14175立方米,漿砌石沉砂池40個,石質邊坡修整3公頃,土地平整72公頃,截排水溝11000米,急流槽200米,管涵300米,土質排水溝5000米,臨時沉砂池40個,臨時覆蓋30公頃;累計種植喬木和灌木33.3萬株,植被覆蓋率達65%。
此外,實現土地治理面積49.88公頃,擾動土地整治率達98.56%;水土流失治理面積30公頃,水土流失總治理度98.57%;恢復林草植被面積30公頃,林草植被恢復率99.61%。
三一重能已與多家行業前三供應商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協同研發新產品,從源頭上保障了關鍵部件的供應能力、產品質量可靠性、穩定性,打造共享、共創、共贏、共榮的產業聯盟,提升供應鏈競爭力。
三一重能整合全球優勢資源,通過與客戶、供應商、員工、無縫合作,培育風電利益共同體,打造最具競爭優勢的全球清潔能源戰略聯盟。
第一階段:三一集團內部范圍推廣
第一階段主要是在集團范圍內進行綠色制造理念的推廣。
集團在全國有17個產業園,產品包括混凝土機械、筑路機械、挖掘機械、樁工機械、汽車起重機械、履帶起重機械、非開挖施工機械、煤炭機械、港口機械、風電設備、精密機床全系列產品,批量出口到120個國家和地區。
2020年多個產業園進行產線產房升級,但部分工廠在綠色制造暫無深層次的設計與考慮。
所以,第一階段在集團范圍內推廣。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