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ine declaration & Declarations
Working group & Expert column
銀西產業園深入貫徹落實《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中國制造2025甘肅行動綠色制造專項實施方案》和《綠色園區評價要求》、《綠色工廠評價要求》、《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等國家和《甘肅省蘭白科技創新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甘肅省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條例》等地方重要文件精神,結合銀西產業園發展基礎,先后制定發布了《銀西產業園“十三五”發展規劃》、《循環化改造實施方案》、《綠色生態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等系列綠色發展政策文件,全面推進了綠色園區創建與發展。 《白銀區綠色生態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提出:生態產業體系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清潔生產、綠色生產、低碳生產占主導地位,清潔生產產業初具規模,傳統產業綠色發展水平和質量效益顯著提高;節能環保、清潔能源、中醫中藥、循環農業、文化旅游、通道物流、清潔生產、先進制造等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成為全區經濟的重要增長極,構建市場潛能大、布局合理、功能完備的生態產業體系,綠色發展能力顯著增強,形成綠色生態產業發達、生態環境質量優良、社會經濟和資源環境統籌協調的發展格局。 健全污染集中治理的管理體系,制定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有關污染控制標準和污染物集中治理管理辦法;設立專業監察小組,監督企業煙氣脫硫、除塵和廢水處理等各項污染集中治理的實施狀況與進度;實施獎懲制度,對進行環保技術改造、設備升級、污染逐步降低和合理處置污染物的企業進行獎勵;新建項目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將污染物的集中治理工作落到實處。
2017年~2019年,銀西產業園未發生重大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態破壞事件。完成了地方政府下達的節能減排指標,萬元工業增加值碳排放量消減率為31%.
園區內白銀嘉能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等重點企業100%實施了清潔生產審核。
銀西產業園規劃了生物醫藥、裝備制造、食品工業、商貿物流、汽車商貿、住宅小區、城市綜合體、科教城等八大功能區,重點發展生物醫藥、食品加工、商貿物流、新型建材四大產業,融合建設住宅小區、城市綜合體、科教城,建設生態型產業新城、都市型產業集中區、產城融合示范區。依托銀西生物醫藥園建設,以醫藥中間體和化學原料藥為重點突破,逐步形成化學制藥、生物制藥、現代中藥、保健品、醫療器械等的生物醫藥體系。依托白銀中小企業創新園建設,以發展綠色食品、休閑食品、特色食品為重點,打造全省新型食品研發、生產、推廣基地。以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為重點,打造新能源、新型建材及裝備制造園區。依托甘肅中進、甘肅鼎豐、邦農農貿、天奇物流市場建設,以發展現代倉儲物流、電子商務、國際貨運為重點,規范建材裝飾、工程機械、汽車配件、機電產品、二手車交易、農產品交易市場秩序,打造發展集運輸、存儲、包裝、裝卸、配送和信息處理等活動于一體的綜合物流管理和服務功能的現代物流園區。 園區企業均沒有使用國家列入淘汰目錄的落后生產技術、工藝和設備,不生產國家列入淘汰目錄的產品。
園區高度重視綠色發展工作,成立了綠色發展領導小組,配備了3名專職人員開展園區綠色發展的相關工作.
發展綠色產業,大力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深入打造綠色園區
銀西產業園近三年未發生重大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態破壞事件,完成了地方政府下達的節能減排指標,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環境質量達到了國家和地方規定的環境功能區環境質量標準,園區內企業污染物達標排放,各類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均不超過國家或地方的總量控制要求;園區重點企業開展了清潔生產審核;園區企業始終堅持科學的能源資源投入,淘汰和改造落后工藝裝備,促進能源結構的合理與優化,注重節能降耗、清潔生產、資源回收與綜合利用;園區管委會高度重視園區綠色發展,成立了銀西產業園綠色發展領導小組,配備專人從事園區綠色發展管理與服務工作;正在積極引導開展園區環境管理體系和能源管理體系建設;建設了分布式光伏電站等可再生能源利用設施。 甘肅白銀西區經濟開發區是甘肅省1988年批準設立的首批省級開發區之一,2019年被工信部批準為國家第四批綠色園區。
園區堅持“節約集約用地,工業項目出城入園”的科學發展理念,形成了橫向成群、縱向成鏈的發展格局和新的發展優勢。
總規劃面積2011.68公頃,區塊一面積805.58公頃,為居住區;區塊二即銀西產業園總規劃面積1154.78公頃,為工業區,分為生物醫藥園區(4300畝)、新能源和新型建材(2000畝)、食品工業園區(1500畝)、商貿物流園區(5500畝)、汽車商貿園區(1500畝)、住宅小區(800畝)、城市綜合體項目(1200畝)、科教園區(2500畝)等八大功能區。
初步打造了“宜居、宜商、宜業”,“產城融合、產城一體”的生態產業園格局。
1、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提高園區管理服務水平
白銀西區經濟開發區重視園區綠色發展,為進一步推動綠色園區建設,成立了銀西產業園綠色發展領導小組,配備專人開展園區綠色發展管理工作。
形成了以管委會主任為組長,各部門主要技術骨干為成員的園區綠色發展管理與服務組織架構,明確了領導小組的職責,為銀西產業園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組織保障。
領導小組成立后,緊緊圍繞循環發展走在前,綠色制造當表率的標準,采取系列措施,著力提高園區綠色發展管理綜合服務能力。
2、完善政策體系,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地方綠色發展政策
近年來,銀西產業園深入貫徹落實《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中國制造2025甘肅行動綠色制造專項實施方案》和《綠色園區評價要求》、《綠色工廠評價要求》、《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等國家和《甘肅省蘭白科技創新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甘肅省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條例》等地方重要文件精神,結合銀西產業園發展基礎,先后制定發布了《銀西產業園“十三五”發展規劃》、《循環化改造實施方案》、《綠色生態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等系列綠色發展政策文件,全面推進了綠色園區創建與發展。
《白銀區綠色生態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提出:生態產業體系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清潔生產、綠色生產、低碳生產占主導地位,清潔生產產業初具規模,傳統產業綠色發展水平和質量效益顯著提高;節能環保、清潔能源、中醫中藥、循環農業、文化旅游、通道物流、清潔生產、先進制造等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成為全區經濟的重要增長極,構建市場潛能大、布局合理、功能完備的生態產業體系,綠色發展能力顯著增強,形成綠色生態產業發達、生態環境質量優良、社會經濟和資源環境統籌協調的發展格局。
健全污染集中治理的管理體系,制定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有關污染控制標準和污染物集中治理管理辦法;設立專業監察小組,監督企業煙氣脫硫、除塵和廢水處理等各項污染集中治理的實施狀況與進度;實施獎懲制度,對進行環保技術改造、設備升級、污染逐步降低和合理處置污染物的企業進行獎勵;新建項目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將污染物的集中治理工作落到實處。
3、優化主導產業布局,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根據銀西產業園總體規劃,規劃了生物醫藥、裝備制造、食品工業、商貿物流、汽車商貿、住宅小區、城市綜合體、科教城等八大功能區。
重點發展生物醫藥、食品加工、商貿物流、新型建材四大產業,融合建設住宅小區、城市綜合體、科教城,建設生態型產業新城、都市型產業集中區、產城融合示范區。
依托銀西生物醫藥園建設,以醫藥中間體和化學原料藥為重點突破,逐步形成化學制藥、生物制藥、現代中藥、保健品、醫療器械等的生物醫藥體系。
依托白銀中小企業創新園建設,以發展綠色食品、休閑食品、特色食品為重點,打造全省新型食品研發、生產、推廣基地。
以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為重點,打造新能源、新型建材及裝備制造園區。
依托甘肅中進、甘肅鼎豐、邦農農貿、天奇物流市場建設,以發展現代倉儲物流、電子商務、國際貨運為重點,規范建材裝飾、工程機械、汽車配件、機電產品、二手車交易、農產品交易市場秩序,打造發展集運輸、存儲、包裝、裝卸、配送和信息處理等活動于一體的綜合物流管理和服務功能的現代物流園區。
4、優先發展綠色循環產業,著力培育經濟新動能
全面優化園區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經濟效益及資源綜合利用、廢棄物循環利用水平顯著提升,形成覆蓋園區主導產業物質循環利用基本框架,構建有色冶金、裝備制造業為主導,建材、食品等產品深加工為輔的循環經濟產業結構模式,同時構建完善的行業內及行業間物質閉合循環的循環經濟產業鏈體系和產業共生體系。
通過建設完善給排水、道路、生活污水處理回用、集中供熱等基礎設施;構建以信息交換平臺、廢棄物交換平臺為主體的公共服務體系;建立產品、企業和園區層面的環境污染綜合防治和環境管理體系;建立比較完善的循環化改造的組織保障體系、政策保障體系和科技支撐體系,完善園區運行體制機制;將銀西產業園建設成為資源產出率高、產業鏈關聯性強、環境污染物排放量低、基礎設施完善、結構優化、布局合理、配套完整的循環經濟示范園區。
5、利用太陽能資源優勢,優化用能結構
銀西產業園所處的地理位置具有海拔高、日照時間長等特點,是中國太陽能資源最富集的地區之一。
因此,銀西產業園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建設太陽能路燈等公共基礎設施。
培育形成了以潔源、大唐為龍頭的21萬千瓦風電,以昌馬18座梯級電站為龍頭的11萬千瓦水電等可再生能源企業。
積極開展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如:甘肅鼎豐物流有限公司出租給白銀昊坤新能源公司屋頂做分布式太陽能發電建設了2.5MWp并網光伏發電項目,大力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
園區企業針對不同建筑面積和形式的差異,項目采用分塊發電、分塊并網、匯流箱接線和逆變器接線的方案。
利用光伏板收集太陽光,然后將光伏串列并聯接入光伏匯流箱,以實現匯流,進而接入逆變器,實現將直流電轉換成可直接供用戶使用的交流電,最后接入電網,實現并網使用。
6、加快園區綠色化和循環化改造,綠色制造體系初顯成效
采用潔凈煤、煤改氣等先進工藝,加強設備及管道隔熱、保溫改造,完善企業余熱回收利用體系,補充廠區生活用能。
圍繞重點企業,強化節能監察,嚴格執行重點產品能耗標準。
積極推行節能型變壓器、變頻調控等節能措施,提升生產系統能源分配品質。
推廣節能型機電設備以及高效氣體放電燈、電子鎮流器等節電設備。
大力推行園區“煤改氣”工程,以此提高能源的高效利用化,同時緩解園區的環境壓力。
建立健全政策措施,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推廣先進節能器具,通過建設風光互補太陽能路燈等方式,推進公用基礎設施節能改造;嚴格執行新建建筑節能標準,強化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提高建筑節能水平。
1、大力推行清潔生產,打造綠色生態生產體系
銀西產業園近幾年,大力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綠色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以及《甘肅省推進綠色生態產業發展規劃》和《白銀市推進綠色生態產業發展規劃》相關要求,牢固樹立源頭預防、過程控制的清潔生產理念,打造綠色生態生產體系,開展產品生態設計,逐步完善產品生態設計標準體系。
積極推進建立綠色工業園區、?綠色示范工廠,推廣普及綠色產品。
按照企業循環式生產、園區循環式發展、產業循環式組合的要求,依托銀西生態產業園,推進工業企業向園區聚集發展,集中有效處理園區內污廢,降低工業生產過程中的資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產生量,建設綠色園區。
按照廠房集約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原則,結合行業特點,分類創建綠色工廠。
推廣應用余熱余壓回收、水循環利用、廢渣資源化等先進、成熟、適用的清潔生產工藝和裝備,加快推進建材、化工等傳統行業清潔生產技術改造。
引導工業污染防治從“末端治理”轉向“全生命周期控制”,探索建立綠色制造產品生態設計的激勵機制和推行模式,建設一批清潔生產技術產業化服務中心,不斷研發節能環保新材料和清潔生產技術工藝。
鼓勵企業使用節能降耗的先進設備,實施設備運行綠色化管理,加大企業廢物利用,延伸循環經濟產業鏈,加強資源分類利用和循環使用,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和廢物排放最小化。
2、以分布式光伏項目建設為基礎,打造新能源、新型建材及裝備制造園區
依托白銀統一企業有限公司和甘肅鼎豐物流有限公司實施,將發電板置于企業廠房屋頂,節省土地資源,保證最大限度利用光熱資源。
針對不同建筑面積和形式的差異,項目采用分塊發電、分塊并網、匯流箱接線和逆變器接線的方案。
利用光伏板收集太陽光,然后將光伏串列并聯接入光伏匯流箱,以實現匯流,進而接入逆變器,實現將直流電轉換成可直接供用戶使用的交流電,最后接入電網,實現并網使用。
以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為目標,提高清潔能源的生產和利用比例。
探索制造業、農業與光伏發電互補發展新模式,用好國家關于北方地區清潔供暖價格政策。
發展清潔能源供暖替代燃煤鍋爐,著力推進清潔能源替代。
因地制宜開發中小規模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
鼓勵在城市建筑物、大型體育場館和停車場等公共設施系統推廣光伏發電,在工業園區、學校、醫院等具備條件的場地建成一批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鼓勵農戶因地制宜利用房前屋后空地、廢棄土地、荒山荒坡、農業大棚等建筑就地建設戶用分布式光伏電站和村級集中式光伏電站。
推進智能電網建設,應用成熟儲能技術,發展分布式能源,加快充電樁建設,推廣使用電動汽車,在全區旅游景區和有條件小區示范推廣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甲醇汽車。
3、營造優良發展環境,引導企業綠色高端發展
銀西產業園重視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優化環境,優質服務,助力園區和企業綠色發展。
制定發布了《白銀市白銀區“十三五”時期銀西產業園發展規劃》、《銀西產業園環境提升實施方案》、《甘肅白銀西區經濟開發區循環化改造實施方案》、《白銀區綠色生態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等系列發展政策,鼓勵引導企業“綠色、高端”發展。
園區開發建設以來不斷創新建設模式,控制建設成本,創新投資建設理念,大膽創新,積極探索。
以BT模式實施了園區二、三、四期道路建設項目,完成投資近10億元;以代建模式建設了甘肅皓天、銀西污水處理廠、生物醫藥加速器項目,完成投資近7億元;皓天項目、加速器項目、污水處理廠項目目前完成投資6.4億元,將來形成經營性資產8.75億元。
擬計劃以PPP模式實施白銀中小企業創新園項目,如順利實施,可引進社會資本近10億元。
銀西產業園加強和金融機構的對接,先后引進浦發銀行蘭州分行、興業銀行蘭州分行、浙商銀行蘭州分行、中信銀行蘭州分行以及蘭州銀行白銀分行、甘肅銀行白銀分行等多家銀行,與他們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召開銀企園項目對接會,幫助園區入駐企業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幫助企業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推進企業加快建設進度,盡早建成投產。
同時,按照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部署,先后組建成立了白銀宏通中小企業服務有限公司、白銀市白銀區國盈資本投資運營有限責任公司文件、白銀宏鑫投資建設有限責任公司、白銀宏順投資建設有限公司等4家投資建設公司,打造投融資平臺,多渠道、多形式拓寬融資渠道,籌集建設資金。
先后通過浦發銀行、興業銀行、甘肅銀行、蘭州銀行、國開行、農發行申請各類貸款21億元,保證了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區政府重點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
白銀國盈資本和甘肅科投公司發起組?了蘭白雙創基金,基金規模為6億元人民帀,以股權投資的形式投資園區科技型創新型企業或項目,目前已投資園區3個項目,投資近1億元。
4、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理念,重視園區生態體系建設
銀西產業園地處黃土高原,生態環境脆弱,環境承載力閾值低。
隨著園區迅速發展,對水環境、空氣質量施加的壓力將增大,尤其是在當前綠化面積、污水處理系統等基礎設施不完善的條件下,園區所面臨的環境破壞的隱患更為明顯。
為此,銀西產業園多年來,重視生態體系建設,按照“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園區開發建設以來,始終堅持“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以打造生態型、環保型、園林型綠色生態園區為目標,園區綠化總體規劃“三公園五湖加道路邊坡景觀綠化”三大版塊,總綠化面積1666675平方米,其中高地公園、生態公園、花海公園規劃面積1120006平方米,5個人工湖規劃面積236668平方米,道路綠化42公里,道路邊坡及景觀綠化100000平方米。
無